- 程广斌;沈雨研;
在数字经济时代,新基建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跃迁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于新基建和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新基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利用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新基建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新基建能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支持了这一结论;数字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本要素优化配置是新基建赋能新质生产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渠道;信息基建、创新基建和融合基建对新质生产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影响效应大小排序为:创新基建>信息基建>融合基建;新基建显著促进了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提升,且其提升效果在东部地区最强;新基建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基于新基建投资规模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非线性门槛特征。上述结论为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经验证据。
2025年09期 No.525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盛德荣;
耐心资本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其对新质生产力的赋能逻辑体现为“资本增殖的长期化、科技发展的集成化、社会发展的全面化、文明形态的新型化以及举国体制的现代化”的协同驱动。从影响机制看,耐心资本通过增强以创新链为核心的动力链路、延伸以价值链为主轴的发展链路、扩充以政策链为支撑的主体链路、培育以产业链为骨架的物质链路,推动新质生产力系统演进。具体实践路径包括构建全生命周期基金体系、强化长期价值投资战略协同、完善社会投资体制机制、聚焦颠覆性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布局。然而,这一过程需警惕资本流动风险、技术泡沫风险、市场波动风险及政策失灵风险,既要遵循资本市场规律,又要发挥耐心资本的社会责任,实现新质生产力发展与资本治理现代化的动态统一。
2025年09期 No.525 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K] [下载次数:9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周洁;臧敦刚;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金融科技是激活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核心驱动力。基于2011-202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选取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系统考察了金融科技发展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机制检验表明,金融科技通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三条路径推动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此外,环境规制有利于加强金融科技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异质性方面,金融科技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金融集聚水平较低和创新集聚水平较高省份更显著。鉴于此,地方政府应加强金融科技政策支持力度,重视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优化生产要素创新配置,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5年09期 No.525 2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5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