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创新 提升影响力
——庆祝《现代经济探讨》创刊30周年
吴 群
2012年1月《现代经济探讨》创刊30周年。30年的风雨历程凝聚了很多人的智慧和汗水。在这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代表《现代经济探讨》编辑部全体同仁衷心地感谢各位作者和读者多年来对杂志的关爱和支持。2011年11月19日杂志在南京举行了“《现代经济探讨》创刊30周年暨创新与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庆祝创刊30周年,在探讨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同时,探讨杂志的发展创新;以刊庆为契机,为办刊人与作者提供互动机会,增进了解,增进友谊,推动杂志发展创新,提升杂志社会影响力和学术水平。会议获得了圆满成功。30年来,杂志依托省级社科院优势,侧重应用经济学研究,跟踪改革开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坚持经济问题导向,刊发文章强调思想性、学术性和前沿性;尝试开设跨学科专题栏目、热点栏目等,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杂志已成为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核心期刊。
一、发展历程
《现代经济探讨》原名《江苏经济探讨》,1982年1月创刊时为内部刊物,1987年1月起国内公开发行,1994年1月起国内外公开发行,2000年1月由《江苏经济探讨》更名为《现代经济探讨》,2007年7月由所刊提升为院刊。先后担任该刊主编的有:顾松年(1982.1-1991.2)、顾纪瑞(1991.3-1993.12)、钟永一(1994.1-1997.8)、李富阁(1997.9-2000.12)、吴群(2001.1-至今)。目前杂志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月刊。
近年来,杂志质量和社会影响不断提高,从普通期刊到多重核心期刊,而且在全国的排名不断提前。目前杂志为南大CSSCI核心期刊、北大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研网信息来源期刊、武大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从2007年底首次进入南大CSSCI(2008-2009年度)行列,到2008年底进入北大核心(《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再到2009年底再次入选南大CSSCI(2010-2011年度)行列,连续3年不断获得荣誉称号。近年来杂志一直保持较高的二次文献率和引用率,在全国经济类期刊排名不断前移。2008年3月首次进入《光明日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行榜”,获得经济学报刊排名第15位的好成绩。2012年《现代经济探讨》再次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核心期刊,再次入选南大CSSCI(2012-2013年度)来源期刊行列。
《现代经济探讨》办刊宗旨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经济领域重大问题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贴近经济实践,追踪理论前沿;全方位探讨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强化对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微观经济协调运行的深层研究;贯彻百家争鸣方针,交流各方观点,及时反映经济理论研究的新进展、新成果和新动向。主要特色栏目有:宏观视野、理论聚焦、改革创新、消费市场、三农问题、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中外企业、财政金融、经济法论坛、博士论坛、比较与借鉴等。
二、主要特点
多年来,杂志得到了主办单位江苏省社科院领导的悉心指导、认真扶持和大力投入。院分管领导担任编委会主任,在办刊宗旨和学术取向方面发挥着关键性指导作用;杂志编辑部成为直属院领导的科辅机构,编辑人员享受与其他科研人员同等待遇,为刊物的良性运行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各个方面的有力保障。组建了一支学者化的、特别投入、事业心极强的编辑队伍。杂志历任主编和编辑部主要骨干,都是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为杂志的崛起和健康发展投入了大量心血和精力。编辑学历绝大部分在硕士以上,这对编辑不断扩大刊物的学术视野、提高学术品位和编辑业务水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依托省级社科院优势,侧重应用经济学研究,跟踪改革开放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作为省级社科院,在应用经济学方面有优势,对策性研究、政策性分析有特长。杂志依托省级社科院优势,组织开展学术探讨和交流。包括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对策性研究成果;直接涉及城乡居民切身利益的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分配关系、完善社保制度、改革住房分配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完善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等方面的新成果,特别是重大研究项目的成果,通过我们杂志平台让更多的人分享。
2.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思想性、学术性和前沿性,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
理论经济学与数学有关,应用经济学更强调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应用经济学离不开社会经济实践,离不开理论经济学的指导,但它们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了理论经济学的内容,起着指导实践的作用。针对应用经济学特点,杂志刊发文章坚持经济问题导向,强调思想性、学术性和前沿性;倡导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合理利用数理模型,选取刊发高质量、高水平并写作规范的文章。同时,这些办刊理念贯穿在相关的栏目设置上。适时开设跨学科专题研究栏目,如“经济法论坛”、“文化产业”等,设置热点栏目,如“消费市场”、“改革开放30年”等,努力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服务。
3.敞开大门办刊,不断探索刊物发展创新路径
近年来,杂志工作重点主要放在了外向开拓和内部制度建设上,重点提升稿件质量,提高转载率和影响因子,不断地提高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在经济类杂志中逐步确立领先位置。有几件事是比较成功的。一是进行了重点选题策划。年初以书面的形式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意见,确定年度选题重点,了解杂志专家委员会成员及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为有目的地组稿做准备。鼓励和支持编辑参加各种学术会议。通过学术研讨会宣传杂志,扩大杂志影响,组织优质稿源。积极参加科研。为了准确地把握学术前沿问题,选好题用好稿,这些年来编辑部一直在尽力做一些课题。在提高编辑自身研究能力的同时,提高编辑业务能力。二是敞开大门办刊,不断强化与外界的合作。借助外界力量和自身的努力,提高杂志社会影响和用稿质量。近几年来我们得到了很多热心专家学者的帮助和支持。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高端作者群。三是加强内容管理,提升编辑质量。包括强化论文审稿修改环节,提高稿件编辑含量,出高水平成果;采取点评、面对面指正等措施提高责任编辑业务水平。作者来稿质量大幅度提高,杂志的可读性、理论性和指导性也不断增强,从而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
三、努力方向
目前经济类杂志数量多、竞争激烈;频繁的核心期刊评审,加大了竞争压力。在我们刊物周围有许多优秀刊物,本刊在许多方面都存在差距,我们要虚心向这些刊物学习,积极吸取新鲜的东西办好刊物。
30年是一个漫长的岁月,也是而立之年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点。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将刊物办成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以更负责任的态度和更严谨的办刊精神,不断提高刊物的编辑质量和学术眼界,强化杂志与作者之间的互动,积极探索发展创新的新途径,努力把刊物办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性经济理论期刊。希望各位作者和读者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杂志。
(作者简介:吴群,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现代经济探讨》杂志主编、研究员)